独立战争后期,英国综合国力比美国强得多,为何不增兵继续打下去 样稿
2020-09-29

今天的世界霸主美国,是从一场残酷的战争中生生打出来的一个国家,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独立战争”。巧的是,独立战争时美国的敌人,正是前一任世界霸主英国,也是美国独立之前的宗主国。

从1775年到1783年,英美两国足足打了八年,直到英国认识到美国的独立势不可挡,才不得不最终屈服,并于1783年在法国的凡尔赛宫与美国代表签订了《巴黎条约》,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虽然英国打输了独立战争,可它世界霸主的地位却未受影响,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英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拥有的殖民地也让它成为事实上的“日不落帝国”。相比之下,刚刚独立的美国在传统欧洲大国面前则只是个小角色,百年间一直奉行“孤立主义”,对美洲大陆以外世界局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打输独立战争的英国,实力仍然碾压拥有战胜光环的美国

一场战争,不一定总是输的一方实力占优,很多时候也会反过来。比如独立战争,哪怕是战后来看,刚刚输掉战争的英国,其综合实力也是碾压拥有战胜光环的美国的。

当时的美国,仅仅拥有十三个州的土地,总人口约300万,其中还有50万是黑人,而这些黑人当中,自由民仅占10%。也就是说,美国当时的有效人口只有260万。相比之下,英国当时光本土就有750万人口,如果再加上殖民地,总人口则超过3000万,是美国人口的十倍之多。

美国脱胎于英属北美殖民地,其制度大体上是照搬英国的,奉行的也是资本主义。所以两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乃至文化层面都没有太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国力的比拼,几乎就取决于人口数量。

所以哪怕只算英国本土,其综合国力也相当于美国的三倍,再加上殖民地的力量,说是美国的七八倍应该是毫不夸张的。然而就是在这种碾压性的实力对比下,英国却对美国屈服了,任由其战胜并赢得独立,当时的英国高层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陆军短板,是英国不愿意和美国继续打下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仅从国力角度来看,独立战争的最终获胜者应该是英国而非美国。但实际上,当时的英国虽然有强大的海军,陆军却是一大短板。

据考证,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英国陆军总人数只有4万多,而独立战争就发生于法国大革命前不久,所以有理由相信,当时的英国陆军人数,应该也是这个量级。4万人对于英国本土来说当然不算少,可对于广袤的北美殖民地,就有点不够看了。

美国的独立意识早已觉醒,要想遏制其独立的脚步,就不仅仅是打赢一场战争的事,而是要实打实地派军队占领那十三个州。然而凭英国可怜的陆军人数,别说占领所有十三个州,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也是非常悬的。

因为占领可不比正常的国防,对军人数量的需求是数十乃至数百倍的。更何况,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绵延整个东海岸,这就更给占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所以独立战争后期,英国高层在明知己方不利的情况下,仍然不愿继续调派军队去镇压,一方面是因为可调用的军队已经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以当时英国的陆军数量,哪怕全部填进去,也补不齐占领美国十三个州的巨大窟窿。

对于英国来说,与其死撑到底,还不如及早止损,毕竟这样损失的只是一块殖民地,而继续打下去,拖累的可是整个大英帝国。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也做了一回搅屎棍

都说英国是欧洲大陆的搅屎棍,其实在独立战争期间,法国也做了一回搅屎棍。英美开战后,最开心的应该就是法国了。

在此之前,英法刚刚经历了一场长达七年的殖民地争夺战,并以法国的落败而告终。而独立战争的打响,则给法国送来了一次绝佳的削弱英国实力的机会,甚至如果运作得当,还有可能让七年战争中失去的北美殖民地失而复得。

虽然最终这个愿望并未实现,但法国在独立战争中对美国施加的援手,还是给英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再加上后来西班牙、荷兰等传统大国的介入,也让英国认识到如果继续与美国死磕,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英美两败俱伤,而法国、西班牙等国则能渔翁得利。这样损己利人的事,狡猾的英国统治者肯定是不会干的。

美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固然是靠了殖民地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但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英国自身实力的短板,以及法国、西班牙等强国的干涉。如果这两个因素都不存在的话,以当时英国对美国碾压性的实力差距,美国的独立恐怕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只要给了英国足够的时间,或许就能发挥出它那“分而治之”的传统艺能,把北美大陆变成一堆小国,并在边境上埋下各种炸弹。如此一来,一个冲突不断且无法统一的北美大陆,自然也就失去了问鼎全球的机会,那么今天的世界,也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