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第八年样稿
小文艺君2020-10-16

(嗨,好久不见)




2012年拿着一个背包来到北京上大学,没有父母陪伴,也没有友人相送。


这一晃眼就快要八年了,这个数字令我有些吃惊,虽然中间有两年回到了成都生活,但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对这座城的印象始终不是那么清晰。


很多人问我北京如何,我说不上来,问我为什么选择北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总归觉得它在心里是特殊的,但也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过去那些年大多数也都是在学校,故宫只去过一次,王府井也甚少去逛,至于五道口、圆明园,也只在大一的时候去过。


……


除了家乡,这是生活得最久的一个城市了。


我喜欢它,但我也不了解它。




我租的房子没有到期,但我想住得离公司近一点,所以最近空闲时间一直在看房子,也没来得及写公众号。


昨天找了一家中介,回到了学校附近去看房,时隔几年,熟悉的地方已有很大的变化。


在北京看房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情,即便我已经不是那个刚毕业的萌新,依然觉得有很多坑会踩。


不是距离远就是环境脏乱差,不是价格贵就是无窗无空调,或是黑中介各种乱收费。


你必须得斗智斗勇,有时候会感叹找一个合适的房子比找一个合适的对象都难。


而很不幸的,最近疫情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这又给这一切增加了难度。


其实一切的基本矛盾还是因为囊中羞涩,如果可以不为明天考虑,过得小资和奢侈一点,那可以租一个公司楼上的公寓。


每天睡到中午睡眼惺忪的穿着拖鞋来办公室打卡,泡一杯咖啡,下午还能回去小憩一下。


想想就觉得很舒服。




周末的时候,我背着吉他去朝阳门乔爷的住所和他交流音乐,说是交流音乐其实我也还不太会吉他,只是带着它,会有一种莫名的仪式感。


音乐一直是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东西,从大学到现在。


北京的周末天气十分炎热,所以并不适合外出,我和乔爷以及他的另一个同事,三人在屋里开着空调闲聊。


在北京这座大都市里,置身于一间小房子里,聊聊最近看来又要严重的疫情、说些工作上的事,缅怀下时光匆匆。


脱离当下的视角,总觉得有一种时代感。


傍晚的时候,出门散步觅食,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悠唐,那个前不久某影视公司副总跳楼的地方。


一个人的生死对一个家庭是沉重的打击,但对一座城市、一个时代又能经起多少波澜呢?


也许只是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晚上回去的时候,没什么情绪的坐在5号线从南到北的地铁上,在车厢里拿着手机听着歌看书。


眼睛累了,抬头看看车里的人,忽然莫名心生慰藉,像是找到了盟友,至少在生活的的某些时刻,我不是一个人在路上。





北京在我的眼里,他并不特殊,很多东西也普普通通,五环内的高楼大厦没有其他城市高,美食美酒也没有其他城市丰富。


在北京不是每一个在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里,在国贸cbd里穿着西装革履的人都是高精尖。


那些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绚丽其实与我们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关系。


在北京,迷茫是正常的,在未知和挑战面前兴奋或退缩也不过常有的事。


我们的好奇心、期待、愿望不断的在被满足,然后再不断的被落空,往复循环。


你问我们在这里为了什么,有人说是梦想,有人说是欲望。


北京见证了太多的历史,见证了太多的荣耀,也埋藏着太多的遗憾和失去。


从黑暗潮湿的地下室到直插云霄的中国尊也不过一步之遥,从市中心的熙攘到六环外的清冷也不过一路地铁。


在这里,有人来了又走,有人来了就不再回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有人来不及思考,就被命运携裹向前。


有人把青春年岁给它,把一腔热血给它,把一无所顾给它。


或许这是一座秃了头,磨光了十指,流干了汗也依旧买不起一套房的城市,或许这是一座将青春吞噬梦想幻灭满腔孤勇化为齑粉的城市。


那又如何呢?


这也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一座街头卖艺不会侧目的城市。


一座包容的城市,一座容得下你小小心思梦想,异想天开的城市。


一座尊重你努力奋斗付出的城市。


一座不会嘲笑你失败跌倒,受伤落魄的城市。


因为这里,有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人在砥砺前行。


ps:有感而发的写了一篇关于北京的文章,其实我对北京真的不太了解,所以即便文中的北京换成中国任何一座其他城市,内容也是合适的。


我们都在不同的城市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着。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