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抑郁的人是什么样的?样稿
壹点灵2020-11-12

看到有很多经历过抑郁症的知友回答了亲身经历,也看到有人更加关注怎么治好。

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咨询的二级心理咨询师。我想从抑郁症成因和治疗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我接听心理热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人询问关于“感觉自己情绪抑郁,我是不是抑郁症?”这类问题。

去医院找医生确诊,当然是最简便的办法,可是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会选择不去医院。

即使有些人的情况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生活、学习和工作。这种心情非常容易理解。

我一直认为,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无论通过什么渠道,对于自己感受的敏锐和积极的解决困难的意愿本身就是非常令人敬佩和尊重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的情绪,每个人都经历过哀伤、沮丧、悲观、甚至是绝望,抑郁情绪本身不足以被诊断为抑郁症。

相反,如果你在遇到可悲伤的事情而没有感到抑郁,反而可能有问题。

抑郁就像疼痛一样,对我们来说是有功能的,就像疼痛可以告诉我们某处正在受到伤害一样,轻度的抑郁是一种对于悲伤事件的适应性反应,也会让我们去面对我们平时试图避开的思考和感受。

很多时候悲伤是由“丧失”引起的,比如与朋友亲人的分离,考试的失败,工作的失意,同学的排斥,退休,离开妈妈上幼儿园,经济损失,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失业,周围人去世,康复后身体的损伤,甚至是居家不能外出……等等都是“丧失”。

当人们经历的这些超出可承受的范围时(每个人的阈限不同),会开始对外界发生的事情失去兴趣,而失去兴趣,是抑郁的表现之一。


不过失去兴趣本身会保护我们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这便是抑郁的功能之一。

这时有些人会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之中,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而不断的回忆,会让人渐渐的失去引发痛苦的能力,这又恰恰消除了痛苦反应。

说抑郁的功能,是想说明凡事都有两面,别绝对的看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程度才达到了抑郁症的程度呢?

其实抑郁和其他负性情绪一样,从正常到异常是没有绝对界限的,医生当然有他们的诊断标准,不过那其实只是一个名称,用以识别程度而已。

我在这里不赘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了。抑郁症的心境是一个长时间持续的情绪状态并不是单单对某一件事情,是弥漫和广延的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面对重要的人去世这样的重大丧失,人们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半年到一年后,我们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会逐渐恢复。

如果超出一年,仍然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干预了。

为什么持续时间长就异常呢?因为研究表明,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身上其实已经发生了生理性的改变,比如内分泌系统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变化,大脑中神经突触部位的神经传导物质浓度改变,睡眠周期的脑电图有异常(器质性改变),甚至是某些相关基因发生改变。

长期的心境问题,情绪问题,使我们的脑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系统长期处在异常的状态中,会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即使你自己想努力恢复情绪状态,身体内从前积累的异常变化,仍会维持恶劣的心境,并且加重身体里的不良变化。

身体内部的变化,可能会让你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减弱,没有精力,容易疲劳,食欲睡眠的改变,没有自信,自责,内疚

这种状态就是在被别人评价“矫情”,或者被鼓励“加油”时,反而更加有无力感的原因。

身体真的生病了,单凭人的意志努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说,如果抑郁状态的时间久了,我们就很难自己调节,需要寻求帮助了。

而对于严重的抑郁症来说——吃药,是可以最快改善体内环境,打破循环的办法。

当然,如果还没有到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状态,如果很早就意识到问题,寻求心理支持,尽快改善心境,也可打破这种循环。

抑郁症还有一个特点,是易复发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究出来可以标本兼治抑郁症的特效药,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抑郁症通常与人们的认知有关,认知又会和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相关。

通过药物尽快改变体内环境,可以使症状消失,但认知如果不改变,再遇到什么事件时,抑郁症会再度袭来。

因此持续治疗很关键,改变认知也很关键!

除了持续吃一段时间的药之外,心理咨询也很重要。你自学读书也会有作用,万一正好读了对你症的书呢。

有人可能会说,我的认知怎么会不对呢,我有爱我的父母啊,我的长经历没啥问题!

没有人的认知尽善尽美,即使是资深的心理学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中的青蛙,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并不相同。

差异不仅是井口的大小,即使同样的大小,每个人看到的风景也不同。而决定我们井口大小和井口位置的,是养育我们长大的人,通常是父母(论投胎的重要性),他们会影响我们看到的世界。

可是人的愚昧往往就在于,对于未知的东西,常常认为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信念(信念可不那么容易改变哦),紧紧跟随养育者,被我们的经历影响,有时候即使我们意识中并不认同。

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因为父母的井口就那么大,就在那个位置,他们已经努力的给了我们他们的一切,要知道没有父母能给孩子整个世界,因为他们也是井中之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一个人,如果没有看过更广阔的天空,怎么会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呢?

举个例子,很多抑郁症的人都有无助感,甚至是无望感,一个经典的实验是,如果把跳的很高的一把跳蚤扣在杯子里,跳蚤每次只要跳到杯顶就会被狠狠的撞回来,时间久了,取掉杯子,所有的跳蚤也只能跳到杯顶那么高。

这叫习得性无助,无助感是被逐渐习得的,杯顶就是跳蚤的“局限”。

如果我们生活中,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怎么努力,都会被“杯顶”狠狠的撞回,我们也会产生无助感(别告诉我每次产生无助感你都意识到了,也许那时你还小到没有记忆),甚至,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会有预期:一定这次还会失败的,我就是个loser!

这就是无望感。可能你会问,那这还有解吗?

当然有解,心理咨询啊,成长经历中的种种局限是成因,如果你反感回溯成长经历,心理咨询也有流派是只针对此时此地的困扰,比如认知治疗,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治疗效果不逊色于药物治疗。

(当然,你得找到靠谱的咨询师,持续一段时间,别指望一次就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说了这么多,我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给正在经历抑郁症的人一些希望。

抑郁症可以治,得过抑郁症还可以好好的生活,我咨询的过程中遇过很多中学就得抑郁症的小姐姐,顺利考上大学,找到白马王子,走上人生巅峰。

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我们都没有资格去评价,我的心里只有敬佩!

而对自己情绪状态有疑问的人来说,如果长时间(至少持续超过两周)处在低落的心境之中,天天如此,失去兴趣,在日常活动找不到乐趣,做事没有精力,并且感到已经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就该思考去寻求帮助了(去医院,做心理咨询,打心理热线等等)。

抑郁并不可怕,就像生病一样,是会很难受,只要不失去希望!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生病,只是生的病不同而已,等病好了,还是一条好汉!

作者:米可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表于壹点灵平台

- THE END -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