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吴越钱氏」——总有一群勇敢的人在保护百姓,保护中国样稿
蝌蚪mon2021-09-17

封面:钱镠陵被盗,老九门惹上了江南千年望族

标题:「吴越钱氏」——总有一群勇敢的人在保护百姓,保护中国


【正文】


最近,吴越国皇帝钱镠陵墓被盗的新闻,不仅轰动考古界,还引来了人们的强势围观。老九门万万没想到,这次盗墓行动,惹上的是“中国千古第一氏族”。

这个氏族到底有什么样的背景?

为什么几百年前的丹书铁券能保族人的命?为什么历经战乱,他们不但没有家道中落,声势还越来越大?


有人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光是近现代,钱氏一族出了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毫不夸张的说,在座的每个中国人,现在依然都生活在钱氏后人的庇护下。


这排面了不得。

再说了,按照现在的科技手段,或者说电子监控覆盖的广度,盗墓这种神奇的事业,只会发生在深山老林里面。


结果没想到,我太天真,居然在201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中心,周围都是医院、政府办公大楼、甚至还有农林大学老校区的闹事繁华所在,钱镠陵园,这个文旅开发典范的3A级景区,都能被盗。


更神奇的是,2019年5月被盗,2020年3月才被发现,而这其中还夹杂着2019年10月相关部门审批通过的7亿元景区建设开发款,也就是说整个开发过程中都没人发现,里面的东西丢了。


而且在城市里面盗墓不比在野外,用洛阳铲打洞,然后雷管直接上,而是需要悄无声息的打地道进去,往往需要几十天的工作量,在这期间,文物保护部门都没有任何察觉,只能说把上班摸鱼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虽说最后成功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文物223件,里面光是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38件,包括秘色瓷、金鱼腰带和宝剑。


做个简单的对比,138件国家一级文物是什么概念呢?浙江省博物馆里面也就158件。所以,说这是21世纪中国文物盗窃第一案都毫不为过。


钱镠这个人,是第一代吴越王,传承71年,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


钱镠出生在唐宣宗大中六年,家里是以农耕打鱼为生。钱镠小时候,可以说是一个不良少年,少拳勇,喜任侠,常与邻里诸小儿戏于里中大木之下,指挥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


在唐末乱世里面,这种具有强健个人搏击技能和军事组织素质,是非常契合时代发展脉络的。


等到年级到21岁,也就是现在大三的年龄,钱镠开始参军,并且很快在军队里面获得重用,前后担任偏将、副指挥使、兵马使、镇海军右副使。


大家中学课本都讲过,唐朝灭亡,有一个重要导火索就是公元875年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民变爆发,公元881年,黄巢攻破长安,唐朝中央政权瓦解。


唐王朝在这七年的过程中自然没有坐以待毙,中央征集各镇士兵围剿,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这里面,就有钱镠。


钱镠和各种势力周旋,主要是杭州的钱镠和战略浙东的刘汉宏和董昌对攻,历史上叫做杭越之战。


最厉害的一次,钱镠以一万破十万,终于稳定了两浙地区,立下大功,唐昭宗特赐金书铁券,免钱镠本人九死或子孙三死。


为了夸赞钱镠的武功,五代诗人贯休曾写诗称赞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等到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北方是「梁唐晋汉周」五朝,而十国之一的,就是后梁册封钱镠成立的吴越国。


那时候北边有契丹的威胁,中原王朝人口大量死亡,从安史之乱之后的6000万人,到北宋初年只有3000万人。


而钱镠守护的吴越国,却休养生息,不管你中原谁做老大,我就安心当小弟,不搞事儿不称帝,只要能守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中原不管姓什么,都要称臣,用其年号,绝不出头。


然后在内部兴修水利与民休养,在那个北方血流漂杵的年代,吴越国民却可以民间无事看花嬉。


比如钱镠在位期间发动大批民夫,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了捍海石塘,形成坚固的海堤,从而使江边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而且石塘的蓄水功能还为江边农田带来了灌溉便利,这个功绩也留下了钱王射潮的美丽传说。


钱镠还专门设置了「撩湖军」,来专门负责钱塘湖,也就是今天西湖的治理和疏浚,让杭州城百姓的民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按苏东坡的说法就是,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按欧阳修的说法就是,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民幸福富庶安乐。


所以浙江老百姓都非常感恩钱镠和钱氏,并且认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个说法的奠基人就是钱镠。


等到北宋建国,赵匡胤雄姿英发的瞅了瞅,喲,南方还有很多小国家,隔壁南唐后主李煜求和,宋太祖来了一句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直接灭了。


这眼看又要拿吴越国开刀了,吴越国末代皇帝钱俶(chù)主动归降,献出土地并入北宋。


这其实也是钱镠留下的家训: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


说白了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自己不要膨胀,遇到好皇帝,赶快就从了。


这次归降,不是那种兵临城下的城下之盟,而是主动纳土归宋,开创了中国和平统一的先河,钱氏家族也得以保全宗脉,江南百姓更得以免遭战争之苦。


所以北宋编写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赵是国姓自然排在第一,而第二的就是钱姓。

而这,还仅仅是钱姓今后光辉历史的开端。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钱氏尊重有加,在整个宋朝期间,钱氏封郡王国公者多达二十多人,封侯拜相,入朝为官的更是多达百人。


我就举一个例子,纳土归宋的钱俶有个儿子,叫钱惟演,最后官做到了宋朝的宰执,试问哪个亡国之君的儿子可以在新朝做到有实权的宰相的。


更刺激的是,不是钱氏有一个丹书铁券么?后面居然在明朝的时候用上了。

要知道,这丹书铁券是唐朝皇帝给的,中间隔了宋元两朝,相隔超过500年。


这朱元璋,性格不太好,自己当皇帝以后颁发了34份丹书铁券,结果,有24家哪怕拿了这免死金牌还是全家问斩。


没办法,最终解释权在朱元璋手里。


但是就这样一个弑杀功臣的皇帝,当临安钱家后人因为税粮短缺被这个按朱元璋订下的律令要杀头的时候,居然就认了前前前朝的丹书铁券,赦免钱家后人。


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个是朱元璋当年自己要颁发丹书铁券的时候,谁都没见过真品长什么样,所以从钱家借了丹书铁券来观摩。


第二个,也是主流学界认为的,这丹书铁券是大唐天子所颁发的,宋朝皇帝两次请去观摩,而明朝是驱除蒙元,上承唐宋,以此标榜自己是中华正统,自然要认这一块丹书铁券。


顺便也讲一句,这丹书铁券和钱镠陵墓一样,被盗窃过两次,最后辗转回到钱氏子孙手里,最后在1949年捐给国家,现在存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面。


钱家的丹书铁券,在千年的朝代更替中,也出现过丢失的情况,南宋末年的1276年,元兵攻破林海城的时候,铁券掉进水中,55年后才被一个渔民捕捞上来,钱氏后人立马以十斛榖换回。

等到清朝末年的1904年,铁券连同乾隆帝所赐宝匣一起被盗,后面辗转嵊县县长得到,最后钱氏后人筹款赎回。

可以看出,钱氏子孙,上千年都没有断绝,而且开枝散叶,不断守护祖宗留下的东西。


钱氏的子孙,有祖上守护苏杭开创苏杭富甲一方的局面的功德保佑,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不胜枚举,真正做到了钱塘名门、江南望族。


每年钱镠的夫人寒食节要回临安省亲,钱镠许久不见,就给老婆写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句话如今成为文青最爱。


而钱氏一族在文化方面的确很有建树。


从宋代开始,钱家出过350名进士,在历史上有名有姓有记录的超过1000人,如北宋大才子钱易;宋末明初画家钱选;明代学者钱德洪、画家钱谷;清代学者钱文选、钱塘等等。


咱们远的不说了,就说现代。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我国核工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

物理学家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元勋,位列国家级副职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吴越国武肃王钱镠第33世孙。

力学家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板壳内禀理论,爱因斯坦看完以后都说,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而他的祖先是钱镠的孙子钱弘佐,北宋时其六世孙钱进/从浙江嘉兴迁隐无锡。

这三位,都是钱氏后人,钱三强是湖州钱氏,钱学森是杭州钱氏,钱伟长是无锡钱氏。


而钱伟长有个叔叔,就是国学大师钱穆,和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学家,有这样的家学渊源,所以钱伟长虽然是个「理科生」,但是当年考取清华大学的时候,文、史两门都是满分成绩。


钱学森的老爹钱均夫,也是钱氏里面的名人,新中国文史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而且是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另外一个钱家文豪,就是钱基博,是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古文家、文体学家、教育家,有着「集部之学,海内罕对」的美誉;清末状元兼实业家张謇对钱基博的评价是:大江以北,未见其伦。


然后钱基博生了一个儿子,叫钱钟书,被人称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天才。


而钱钟书有个堂弟,叫钱锺韩,是中国工程物理学的大佬,中国机电结合的动力工程学科的创建者。

咱们国家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是院士,光是无锡钱家,就贡献了10位。


而在武功方面,钱氏家族也非常厉害,除了钱镠自己以白丁出生征伐四方建立吴越国,到了近代,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党中央首脑机关的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也是钱氏一族出生,钱壮飞的儿子就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拍摄了《洪湖赤卫队》《大河奔流》等一系列电影的钱江。


法国雕塑家马约尔说过一句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宋元以后,钱氏后裔在文化、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领域人才辈出,为中华文明传承和国家富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超越了孟子所说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成就了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江南钱氏。以至于到今天,我们所有中国人,依然生活在钱氏后人两弹一星的庇护下。


钱氏一族能人辈出,很多人觉得和《钱氏家训》有关,每一个钱家孩子出生全家都要朗诵《钱氏家训》。其中两句可以说是振聋发聩,曰: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


很难想象,一个家族的家训,居然是立志于为国为民谋千秋万代之福利。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经历了无数大灾大难,漫长的文明岁月中,总有人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殚精竭虑,总有人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而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奥义!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