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票房黑马出现了,面对长期没有好看的国产商业片现状,观众们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的到来欣喜若狂,这满屏的title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从上映前期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到现在豆瓣评分已经涨到了7.6,可见这部电影来头不小
作为世面上第一部剧本杀电影,《扬名立万》可以说是走上了“市场正确”的讨巧路线,目前来看,的确超出了观众的预期,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在票房惨淡的11月,本片的导演刘循子墨和编剧韩寒,用实力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要想得天下,还是得花点心思在观众身上,打造人无我有的新型剧本。

回望近些年的电影市场,主旋律霸榜无可厚非,剩下的除了春节档的合家欢外,好像都是烂片扎堆,差强人意:贩卖情怀的爱情片,隔靴搔痒的励志片,早就让观众审美疲劳,累觉不爱。
中国电影正在呼唤的新鲜血液涌入来打破这种沉疴,这不,在继陈思诚的《唐探》以后,终于又有导演敢对推理电影下手了,不但融入了年轻人最热衷的剧本杀元素,还走出了“万合天宜”自带的喜感路线,多个地方的爆梗都恰到好处,有些意料之外的戏剧效果更是能让你看懂之后拍腿直笑。
夸了这么久,这样一部沉浸式剧本杀电影究竟做对了什么,让“万合天宜”也能跟着《扬名立万》了一把!
《扬名立万》

电影将舞台设定在与外界隔绝的一座山庄内,所有的场景几乎全在这个房子内完成,颇有阿加莎《暴风雪山庄》里的感觉。在山庄内,一群落魄的编剧、导演、男女主演、武替,还有因敢于披露真相而被封杀的记者,被山穷水尽的投资人拢在一起,以当时谈之色变的案件“三老被杀案”为背景,展开剧情研讨。一开始所有人都只以为是一场普通的剧本研讨会。但随着剧本的推进,越来越不对劲。


原来杀人犯就端坐在众人当中,而这个山庄也正是杀人的现场。
就这样,凶案在明,人物在暗,两者互相穿插,一场以第一现场第一当事人为取材背景的剧本围读会正式拉开序幕。
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就是过瘾,剧本最有创意的一点恰恰就在于,凶手与创作者面对面地展开心理博弈记者李家辉(尹正 饰),在众人还在那天马行空谈论剧本要怎样拍时,就已经洞察到凶手齐乐山(张本煜 饰)其实就坐在大家中间的事实;面对凶手不愿透露自己真实杀人动机,他用一连串的刨问戳破了凶手的赌徒伪装;最终也是他把凶手挖的坑一一填上。当众人意识到这是个凶案现场时,为时已晚,投资人早就孤注一掷,把大门让人从外面锁了,不讨论出个满意的剧本,谁也别想走。这下让除了李家辉外的所有人炸毛了,在杀人现场和凶手同处一室推凶,想想都刺激。不过,这个契机倒是让原先都端着的众人卸下了自己的伪装,能够更加坦诚地对话了:原来,看管凶手的“神枪手”,不过是因为枪走火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文职警员;百万票房导演,其实就是个高产的烂片导演;人气女主演,不过是被丈夫背叛又出来讨生活的可怜女人;知名影帝,其实就是个年老体衰的戏霸;好莱坞功夫巨星,其实就是小小的片场武替,就连投资人自己都是一屁股烂债,不然也不会请这么一帮子人来。那既然门已经锁了,就好好推理吧,针对凶手在警察破门而入时淡定抽烟的反常举动是本案最大疑点。究竟是逃不了还是压根就没想逃?为什么不逃?成了所有人心中的问号现场天花板上诡异的钩子、墙上被裁掉的画……疑点重重,他们大胆推测,有没有不从正门也可以逃走的通道,顺着这个思路,他们想到了天花板的通风管道。在贡献爬上通风管道的方法上,柯达饰演的胆小又好面子的武替,可谓是不断秀出智商下限,令人哭笑不得。最后还是靠李家辉推理出了爬上通风管道的正确姿势。而通风管道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拖拽留下的大滩血迹,女人的假发套,直通外界的出口……又成了新的谜团。案发当时三老的尸体都好生摆在那,通风管道的血迹又是谁的?而这个人正是全片中最为关键的人物,让他们每当认为真相马上要浮出水面的时候,反被再摆一道。
在看到呼之欲出的真相之前,在抽丝剥茧中我们仿佛明白了在这个房间曾发生过什么。性侵、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搞“选妃”……这个案子背后牵涉面之广,涉及人物背景之深,已经不是能够放在明面上能讲的了,也远超了一部电影能“控制”的范围。甚至在最后安排上为了让真相强行404的“踩灭火苗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危险”的题材,在李家辉的坚持下被制作成了电影,国内播不了,他们就跑到越南去播,因为他们作为这场案件的亲历者,有责任去为了弱势群体发声,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良知。为什么这群人会在刚刚虎口脱险之后,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样一件不但没有回报甚至有可能再次招来杀身之祸的事,其实片中早已说明被排挤的小记者,只因敢用笔杆子直指黑暗腐朽屡遭封杀;拍烂片的导演,其实只是为了迎合市场来养活剧组一大票人;女演员梦蝶特别能理解“夜莺”为了唱歌而成为花魁的梦想,不允许任何人带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她们,并共情道:“你们不知道一个女孩为了站上舞台要付出多少,只能看到她漂亮。”…看似落魄实则温柔,所以必须是他们,也只有他们能够让这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问世而片中最耐人寻味的,便是欲言又止预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那些不可言说的都会成为“共同创作”的一部分,谁都会觉得自己听懂了,谁都会觉得这是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正如片中电影放映结束后所表达的那样“观众的解读会比创作者更高明”,对商业性和娱乐性的拿捏,恰恰是对“剧本杀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升华就像影片最后尹正对疑似“死了好像又完全没死”的夜莺背影那双伸回来的手的艺术效果一样齐乐山的欲盖弥彰是为了保护背后的“夜莺”;而导演的含沙射影则是那个不可言说的“真相”诸多的隐喻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有人可能会觉得,明明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为何不来个干脆?我想无心被拍下的唯一一张现场合影最终被展示在橱窗里,恰恰说明了创作者的初心:你信或是不信,真相就在那里毫不争辩。据说《扬名立万》最初的片名叫做《一部电影的诞生》,相比之下,前者寓意更深。电影开始,所有人带着“扬名立万”的想法无意中卷入这场大案,电影的最后却拍了一部甚至无法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一前一后对比,高度立意立现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开创了“剧本杀电影”的先河,不如说是给电影从业者提个醒:电影说到底是一种传递给大众的艺术语言,应当有种使命感,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用担心观众看不懂,他们聪明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