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是从哪里来的?样稿
史令官2022-02-08

解放战争中,东野坐拥十二个纵队一百万大军,这么多的兵力,是从哪里来的?

1945年,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七大中,中共中央就曾预见性地指出抢占东北的重要性。日本投降后,在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整理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成为了今后共产党发展的纲领性方针,因此中央陆续将南面的部队往北调,并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精华抽调出来,向东北开进。

这些部队主要包括:山东军区六万人,新四军三师黄克诚部三万二千人,359旅留守支队三千人,以及从晋察冀和其他地区调来的部队,总计有十一万人,另外还有两万名政工干部,他们分别采取了陆运或海运的方式,比如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就是乘坐一艘汽轮抵达辽宁。

如此一来,到1946年初,整个东北,已经集结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全军精粹,包括林彪、罗荣桓、肖劲光、黄克诚、肖克等军事干部,以及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李富春等高级领导,一个初具规模的班子就此搭建完成!

第一支进入沈阳的共产党部队,是曾克林率领的一千人,由于苏联方面的约束,他们打着东北抗日联军和义勇军的旗号闯过山海关,之后开始了疯狂的扩军,短短一个月内,就拥有了三万新兵,堪称神速。在国民党通过美军飞机将西南大后方的主力投送到东北之前,共产党的部队已经扩充了一倍有余!

到1946年底,东野已经坐拥北满、西满、南满三大块根据地,总人数突破了四十万,跟国民党空运过来的兵力相差无几,只是装备还比不上对方。

进入战略反攻后,东野有了新的扩军来源,即国民党军的俘虏。初期的国军主力,都是从远征军或滇缅战场上下来的精锐,战术素养很高,被我军俘虏后能大大带动同班甚至同连的战术水平,尤其是炮兵,在德惠和秀水河子战斗中,表现极为突出。

除“即俘即补”外,东北军区还将整训后备军作为补充部队的重要方式。1947年7月27日,东北局采纳罗荣桓的建议,开始组建二线兵团来解决兵源问题。即开始整训以团为建制的独立团补充新兵,每团定额2500人,仅仅一个多月就编成了48个独立团共12万人,即第一期后备军,到1948年2月整训工作结束时,已经增加了多达22万人的部队。

由于上述三大举措,到达锦州时,东北野战军已经突破百万之众,比国民党孤立在沈阳、长春和锦州的部队之和还多一倍,并且具备相当规模的重武器兵团。后来东野入关打平津战役,一共是70余万作战部队,加上15万支前民工;而之后完成南线大追击的部队更是多达88万,这绝对是单一战场上能够出现的峰值。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