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850
预计阅读时长:16min
长寿之罪
被家族遗忘的边缘老人
在古典志怪小说里,不乏优秀的泛推理故事。例如《辛公平上仙》的本质,就是影射了晚唐的血腥宫变。
如果读者有心,能扯去志怪故事的灵幻表象,便能惊觉其中内嵌的现实问题,甚至跨越千年,与当下社会的困境一模一样。
假如你是古代一个普通人,无儿无女,偏偏却很长寿,到了老年会有怎样的境遇呢?这就是今天要聊的故事:《夜谭随录·夜星子》。
这个故事诡异中带着凄凉,看完之后,你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推理方式。
故事发生在“康乾盛世”,繁华的北京城里。
城中有一官员,官位虽然不高,但为官并不清廉,家境自然也很“殷实”。
这官员也不知是平日里忙于工作还是忙于敛财,到了中年,才与妻子翻云覆雨,造出一个儿子。看到孩子长得不像隔壁老王,笑得也很可爱,官员高兴了很久。但这孩子未满周岁,却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得病之后,每天到了戌时入夜,阴气一开始在城中弥漫,这孩子就像被人操纵一般,立刻收起婴儿的笑脸,换上一副极为狰狞的面目,见到父母犹如见到仇寇,张嘴就哭。
小孩啼哭我们都见过,奶声奶气,大多哭累了就睡了。但这孩子的表现,却大大异于常人。
首先,这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如丧考妣。尖锐的嚎叫声穿透夜晚的窗棂,经过漆黑空旷的大院后,原声夹着回声四处飘荡。官员的家属和仆人听到这恐怖的声音,都不敢睡觉了。
更恐怖的还在后面。这孩子好像有了用不完的力气,哭起来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声音还会随着时间变化。
前半夜是婴儿,慢慢变得像成人,最后变成老年人,仿佛一夜之间就哭完了自己的一生。一直哭到天刚破晓,这孩子才会停止哭泣。
儿子昼笑夜哭,遇到如此怪事,官员愁眉不展,四处延请名医,可总不见效。如此反复了一个多月,不仅孩子日渐虚弱,府中之人也都难以忍受。
官员也被折磨到精神虚弱,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以前做过的坏事糟了报应?
又或者这孩子是讨债鬼投胎?
家中新来的一个仆人急于展示才华,笃定地说,老爷,这是“夜星子”在作怪啊!
“夜星子”在古代的风俗里,是一种引小儿夜啼的邪物,此邪物没有固定的形体,翻阅古书,也很少有人能看清其面貌,可说是非常怪异。
既然是夜星子作祟,那就找人来捉。官员让仆人带着重金,请回了一位专门从事捉拿夜星子的老女巫。
这位女巫面容冷峻,不爱说话,但颇有些手段。
入夜时分,小孩又开始啼哭,她在小孩的左侧摆了一把绿色的弓,右侧摆了一支红色的箭。而且弓箭的长短都没超过五寸,颇为精致。
围观的众人很好奇,女巫不耐烦地解释:“弓是桑树弓,箭是桃木箭,都是除魔杀妖的法器!”
女巫师念完咒语,又在桃木箭尾系了很长的一段白丝,并把线头缠在自己无名指上,最后紧紧捏住。眼看好奇的众人又要询问,不爱说话的女巫立刻闪身躲在了床下。
官员也选了几名大胆的家属和仆人留下,和自己躲在角落里观察。屋内众人屏息凝神,忍受着床上小孩的痛苦哭嚎。
到了半夜,一道惨白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小孩身上。小孩表情变得痛苦,怪异地扭动四肢,试图把身边的弓箭移开,此时,孩子的哭声已经很像一个老人。
月光突然被黑物遮挡,薄薄的窗纸上慢慢显出一个影子,窗外的邪物在忽进忽退地试探,那影子也跟着忽大忽小地变化,发型看起来像是一个女人。
邪物一挥手,屋内唯一的灯也灭了,藏在角落的众人都吓得一激灵。灯一灭,窗影却更清晰,众人发现这邪物好像还骑着马一样的动物,拿着类似长枪的东西。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女巫便翻身上床,引箭搭弓,“嗖”一声射出了窗外。
那箭射中了,邪物哼哼唧唧叫了几声,连忙扔下枪,调转马头就跑。
众人本来瑟瑟发抖,见女巫这么厉害,胆子都大了起来,跟着女巫师从窗户跳了出去。地面赫然是那邪物扔下的“长枪”——不过是一根小竹竿罢了。
顺着白线,众人一直追到了坐落在府宅最后面的小院子,这院里堆着许多杂物,只有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那条白色丝线竟从小房子的门缝钻进去了!
女巫很谨慎地问这里是否有人居住?官员仔细想了一会才想起来,但又不太肯定,转头询问亲属:“这里……是不是老姨住的?”
亲属摇头不知,只有一名老仆点头。原来这间破败的小屋里住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人,是官员祖父无数个小妾之一。
她一生无儿无女,老了之后,府内众人也不知该如何称呼,就随便称呼她为“老姨”。被打发到这里后,每天有仆人给她送饭过来,平时无人问津。
据仆人说,这老妇人性格孤僻得很,也不常出来,就跟自己养的一只老猫亲近。她平时就坐在炕头上发呆,不说话也不笑,但是她胃口很好,也没生过什么病。
众人在门外高叫老姨,但没人回答。于是推开门进去,点上灯,顺着血迹寻找。一个仆人突然惊喊:“老姨中箭了!”
众人连忙上前,老姨穿着破旧的衣服躺在床上,女巫的桃木小箭扎进老姨的肩上。老姨满脸皱纹,盯着天花板,不停地呻吟,而她养的那只猫正蹲在她的胯下,冷冷地盯着众人。
众人惊诧之余,急忙给老姨拔下箭来,血流不止。官员反复询问,老姨仍旧一言不发。
女巫认为是老姨养的猫在作祟,仆人们便在老姨面前,七手八脚把她养了多年的那只猫打死了。
后来,孩子慢慢不再夜啼了,但老姨的箭伤没有治好,不久就死去了,死前没有再说一句话。
这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我的疑问才刚刚开始。
与以往的志怪故事不同,这个故事可信度很高。袁枚的《子不语》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中都收录了这个故事,细节几乎一模一样,二位作者又是同时代的人,说明这个故事在康乾盛世时的北京流传极广,才得以在两本奇书中都占了一席之地。
如果说小孩的哭声变化是越哭越嘶哑所致,那么,故事中的邪物夜星子到底是什么呢?
从灵异角度推理,这个故事很简单。
跟随女巫的思维,故事中夜星子实体就是那只老猫。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老姨是被猫蛊惑出来作怪,而众人在窗前看到的马就是那只猫变的。
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换用现实角度推理,抛开妖邪之说,去合理想象,却能在这个故事中感受到无尽的凄凉。这其实是一个边缘老人被家族遗忘之后,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悲惨故事。
在古代,妾的地位本就不高,何况老姨没有子嗣。官员祖父死后,家族里根本没有她的血脉,所以她被打发到最后面的房子居住。
虽然每天有三餐供给,但因为身份摆在那儿,没人愿意再接近她,久而久之,府中很多人都忘记了她的存在。
现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渐加重,我们常说,照顾老人不仅要照顾到物质方面,也要照顾到精神世界。
但老姨的精神世界显然无人关心,我们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在冷漠和无视中一直活到了九十多岁。
就这样,她慢慢对家族中的人也不抱希望,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每天坐在床上发呆。
长寿对她是一种罪。
在她生命最后那几年,那只猫成了她唯一的亲人。她不想和人说话,但是趁没人的时候,或许会和猫聊一聊自己悲苦的一生。
她白天不愿意出来,但偶尔晚上趁大家都睡了,悄悄带着猫,借着惨白的月光,巡游着自己年轻时住过的这所宅院,那一刻,她不再是社会的边缘人,而是绝对的主角。
她耳朵已经聋了,聋到听不清远处是哭声还是笑声。那天晚上,她只是带一根小竹竿来到一间房前逗着老猫。也不知从哪里射出一只暗箭,正中了她的肩头。
无端被射了一箭,又眼睁睁看着亲近的猫被人打死,
老姨临死前,精神上怕是已经很绝望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老邪
编辑:焰焰 排版:小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