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竞争样稿
IdoHuang2022-08-08


生物竞争的天性反而让物种群体的物质水平变得越来越“好”,这里的好并不是绝对的好,而是相对而言。假设我们人类突然进化成可以直接饮用海水,那么并不是因为我们突然净化了海水,而是我们适应了它,但此时我们的物质生存环境依然变得更加的好。


在竞争之下,每个个体都需要比之前付出更多的劳动去获得资源。在竞争之下是否所有人效率变得更高,我无从得知也不需要关心,因为我所讨论的是竞争给整个群体带来的收益,而非个体。


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社会进化论中的主要观点——适者生存,物种的进化来源的是竞争。如果某些个体在竞争之下无法继续生存下去,那么它的基因便会慢慢被完全淘汰,剩下来的只有那些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个体,随后经过漫长时间,无穷无尽的繁衍就成了新物种。


反观我们人类,一种自称为大自然的统治者的神奇物种,依然无法逃脱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竞争无时无刻都缠绕在我们的身边。


在动物的世界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家犬会被完全没有被人类驯服过犬更加温驯。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人类教会了它如何“待人接物”,而是它认识到在当下生活的环境中不需要担心自己的食物——“犬”生安全


而那些一直只在野外生存的犬类,必然会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生存环境,所以它们就容易对外来者显得更加的警惕。




在《幸存者的记忆和见证》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极端的处境下,人有一种自我保护和求生的本能,这是一种实用的、不受道德约束的自然本能,不是自由、理性的选择结果。压抑羞耻和罪恶感便是这样一种本能机制。羞耻心的消失对囚犯能起到保护作用,使他们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与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完全不同,也不再受文明社会伦理的约束。在另一个世界中也许会令他们羞愧不已的行为,在集中营世界却成为一种规范。在极端的处境下,人们平时所说的伦理和道德不仅是一种奢侈,而且是基本生存的有害障碍。




即便是我们人类这种自诩为拥有道德的物种,在生物的求生本能之下,人性也极其容易沦陷。


既然竞争无处不在而且已经根植在生物体中,要减少这种影响就需要减少个体化的差异,同时让个体感到安全感,就像那只被我们驯养在家中的犬一样,我们的内心中那只躁动不安的心同样需要被“驯养”。


可惜的是,随着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更加容易地看到差异化,内心也越来越难以平静下来。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多姿多彩”的生活,跟绝大部分人的平淡无奇的人生形成了强大的对比,因此人们比过去更容易感到不安,就像家中两只狗,它妒忌同伴得到了比它更多的食物。罗素在《幸福论》中说到,即便是未满周岁的孩子,已经能表现出明显的妒忌。


上面这些各种例子无不表明,妒忌看似是心理情绪,其实是生存的一种意识,是早已烙印在我们DNA上的印记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注意到,在文章的开头我提到,物种的竞争会让群体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我没有说精神水平同样会变好。之所以心理层面没有变得更好正是因为妒忌的存在。


我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感受:小时候比现在更加的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小时候我们的欲望容易得到满足,而是如叔本华所说:



我们在童年时之所以会感到幸福的原因还有:初春的树叶都有着差不多一样的颜色和形状,与此相同,我们在年幼时彼此之间也十分相似,所以和谐一致。但是,到了青春期时,个体之间就出现了差异和分歧,这个道理和圆规的半径越大,划出的圆就越大是一样的。




差异的变大导致我们感到不安,衍生出一种竞争心理。我们或许想要达到和谐一致,但最终会发现,我们已经永远没有办法回到最初的那种状态。


曾经听过某位企业家天真地说,“我们将来的生活再也不用为了吃的而辛苦劳作了,以后遍地都是机器人在工作”。就算是现在,人类也已经可以达到了不用为食物担忧的境界,但是为什么却依然存在大量吃不饱的穷人?




当发达国家的政客知道同一个世界的其他角落依然存在着无数食不果腹、每天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人的时候,他们依然无动于衷;当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富人知道存在着贫民窟,依然无动于衷;当我看到路边的有人乞讨的时候,我依然无动于衷;


我终于意识到我们这个世界无论如何都永远会存在着饥饿与压迫。


我终于意识到,真正的造物主并不像一些宗教说的那么慈悲,恰恰相反,是残酷。他希望我们变得更好的方式是抹杀同伴,而不是去拯救。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