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因为母亲的一幅画,被排挤不得不搬出中南海,毛主席是何态度样稿
青史记2023-03-06

2007年12月,多位抗战将领的亲属来到了位于四川大邑的建川博物馆参加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她带着自己的女儿孔东梅在博物馆的毛泽东塑像前合影。

李敏说每到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她都有着特殊的感觉,总觉得父亲仿佛还在身边,但实际上她已经30多年没见过父亲了。对于父亲,她的心中充满了思念。

01

李敏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1976年9月,那时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记得父亲虽然气息微弱,但神志还是非常清醒的,他用宽厚温暖的大手拉着李敏问,为什么不总来看自己。李敏听到这话,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怎么不可能不想父亲呢……

李敏1936年出生,那时长征已经结束,毛主席来到了保安县,在这里和贺子珍团聚,贺子珍已经快要临盆了,但当时条件很差,找不到适合的房屋生产,就连好窑洞都找不到,毛主席带着贺子珍住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窑洞。

马上就要生了,必须得找人来接生,毛主席的警卫员找到了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当他们赶来的时候,发现毛主席和贺子珍在院子外面的岗楼里,同桂荣埋怨毛主席怎么找了这么个地方,他说子珍不喜欢那个窑洞,太潮了,有了同桂荣的帮忙,

康克清和邓颖超听说贺子珍生孩子,都赶了过来,看到毛主席就问,怎么样,顺利不?笑得合不拢嘴的毛主席告诉她们生了,生了,生了个大鸡蛋。

后来李敏每每回忆这段经历时就说觉得父亲很有意思,为什么会说生了个大鸡蛋,是说当时自己太瘦小呢,还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呢?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后来贺子珍和毛主席发生了矛盾,她不顾毛主席反对,决心前往苏联养病和求学,等她到了苏联之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之后在这里生下了儿子柳瓦,可惜的是,孩子6个月时就因为流感而去世,这对贺子珍打击很大,几乎天天到坟上哭。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所说,贺子珍当时精神上非常痛苦。

02

1939年秋天,贺子珍接到了毛主席托人转交的来自国内的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两人正式结束婚姻关系。这对于已经失去了儿子的贺子珍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此时陪在贺子珍身边的是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贺子珍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1940年,了解了贺子珍情况的毛主席将李敏送到了苏联,希望有她陪伴在母亲身边,可以缓解贺子珍的丧子之痛。

就这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贺子珍和3个孩子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

1947年,李敏和母亲一起回国,组织上暂时将她们安排在哈尔滨,之后她才来到北京,陪伴在父亲身边,那时的李敏被父亲称为只会讲俄语的洋娃娃,不过在她的努力下,不久就掌握了中文并进入小学学习。她读书很用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李敏大学是在北师大读的化学专业,毕业后,她先后在国防科委以及总政工作。1959年,李敏和读书时的同学孔令华结婚,毛主席一向主张婚姻自主,对于女儿的婚姻大事从来不加以干预,知道孔令华的父亲是著名将领孔从洲,就更是赞同这门婚事。

1962年,李敏的儿子孔继宁出生,这时他们一家还生活在中南海。不过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李敏和江青的关系一直不好,起因居然是因为一幅画。

03

李敏上学时,画了一幅以西瓜为主题的水彩画,老师觉得她画得不错,还表扬了她,于是她高兴地将画寄到上海给母亲,贺子珍看了之后,感触之下,就在旁边写了首诗。

李敏连诗的内容都不清楚,她知道有这回事还是从江青那里,因为江青看了诗之后勃然大怒,觉得是在讽刺她,也算是从此和李敏有了心结。

虽然江青处处找茬,但是李敏并不想让父亲为难,所以一般都是不与她计较,等到1964年时,终于忍无可忍,一家人搬出了中南海,江青则趁机将她的证件收走,此后她想回中南海见父亲就非常困难了,从1972年父亲患病到去世,父女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李敏生活非常低调,当她上街买菜,去公园时,根本没有人能认出她是毛主席的女儿。她真的做到了遵循父亲的教诲,过普通人的日子,如今她已经将近90岁高龄,衷心地希望她能健康长寿。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