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曼曼~
今天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君与羊
01
上周,朋友让我给她推荐一些好看的穿戴甲。
她想戴着拍些好看的照片发朋友圈。
于是,我给她推荐了几副均价在80元左右的款式。
但过了好几天我都没有看到她的动态,就疑惑地去询问原因。
她告诉我:“群群,你推荐的都有点小贵,我没买,我自己选了一个9块9包邮的。”
我惊讶于竟然还有这么便宜的穿戴甲,于是好奇地问她质量怎么样。
朋友沉默了一会儿,告诉我她有点失望。
拿到快递的时候的确很开心,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但是那指甲质量并不好。
不仅做工粗糙、戴着不舒服,而且还动不动就开胶。
甚至拍照拍到一半,指甲就掉下来了。
由于根本没法用,后来朋友还是下单了我之前推荐过的那款。
她那副便宜的早已不知被丢在了哪个角落。
说起来也有些好笑,原本买9块9包邮的指甲是为了省钱,但没想到最后反而花了更多的钱。
而类似于这样9块9包邮的消费陷阱,在生活中实在太多了。
我们很容易去选择那些看起来便宜的东西,却不知道这样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02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的“爱美欲”被激发到了极点。
那时想买的衣服太贵,于是总到各大购物软件上去搜索便宜的同款。
以前用200才可以买一件外套,现在用200却可以买三件。
这样“低成本,高回报”带来的喜悦刺激着我的购物欲,我开始源源不断地买衣服。
可到货后我发现,自己“花心思”淘来的便宜货大多都质量极差。
起球、掉线、脱色、易破等等问题导致我进入了一个“买衣服、丢衣服”的恶性循环。
甚至到了最后,我变得比买衣服之前还缺衣服。
这样膨胀的购物欲也让我有段时间连去食堂吃饭的钱都没有。
各种聚餐活动更是能免则免,泡面一箱接着一箱屯。
明明有1200的生活费,却硬生生变成“荒野求生”。
有次班上突然要收考试报名费,我看着空空如也的账户,只能厚着脸皮向同学借钱。
也是那次的羞耻感,才让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原来这些所谓低成本的东西会在无形之中让人失去更多。
原来隐形的成本才是最可怕的。
03
很多人都陷入过类似的误区里,虽然便宜实惠的东西让人心动。
但正是这种心动反而会让我们吃亏。
我们既不能在不该省的地方省钱。
也不能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去大肆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但“打折”、“低价”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克服这样的消费习惯。
我也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点,可以供有相同经历的小伙伴参考:
首先,需要明确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
很多时候我们买了一堆便宜的东西,以为自己能在某个特殊的场合用上。
但是事实上那些东西从未给我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时间久了就被当作废物丢掉了。
这样的花销一次两次或许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如果次数多了,丢掉的东西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小小的财富。
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我们的淘宝账单。
有多少东西你买回家后就从来没有用过呢?
而这笔钱明明可以省下来,就算在余额宝里存着,也早就产生复利了。
所以,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买,再便宜也不行。
其次,要明确一笔花费对我们的意义。
我们之所以会花冤枉钱,既是出于“贪便宜心理”,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这笔花费的意义。
长辈们总说,钱要花在刀刃上。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想清楚支出的原因,以及支出之后我们会得到什么。
多买很多衣服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
反复购买类似的商品只会压缩你的收纳空间,那些新奇的小玩意只能满足一时的好奇。
购买它们对你来说,根本就没有意义。
我们更应该把钱花在每一餐美食、每一次学习、每一笔必要生活支出上。
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完全克制自己的欲望。
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挥霍金额,在这个额度里你可以用来买一些满足爱好的小玩意儿,但只要超过就要及时止损。
最后,学会记账。
在这个网络支付盛行的时代,我们对于“钱”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因为付款方式变成了输入密码,而所有的金额都成了一串数字。
就算花了很多钱,也依然没有实感。
正因如此,我们得一笔一笔把账记好,这样才能重新找回花钱时心疼的感觉。
我会下载一个专门记账的软件,将每天吃饭、聚餐、学习等等方面的花销细化记录。
一个月下来才发现,平常自己不在意的三块五块累计起来也很多了。
每次看到自己的账单之后,我就会提醒自己减少不必要的花销。
并且也能更有目的性地去削减开支。
04
“理智大踏步向前,恶魔则悠然止步”。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就能识别出大部分的消费陷阱。
现在的我学着去存钱,戒掉了可怕的购物欲。
我会花必要的钱去买一件质感好并且可以穿很久的衣服,再也没有出现只穿一次便丢掉的情况。
我学着记账,每一份支出都清晰明了。
每个月我都会对着账单复盘,我的校园生活也逐渐走向了正轨。
现在,大部分9块9包邮已经很难打动我了,理智让我学会了更合理地分配金钱。
清醒的头脑是我们避免遭受损失的基础,戒掉不健康的购物欲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功课。
让我们一起拒绝错误的消费习惯,不再因为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做一个人间清醒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