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你们读文科的,智商普遍低……样稿
| 5747552024-10-16

01

我不太擅长这种问题,我是文科生。”“那就不奇怪了,你们文科生的智商普遍比较低。


网友笑嘻嘻地给我发来这句充满讽刺意味的话那一刻,我整个人愣在那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那时候的我,还处于很容易自我怀疑的阶段。那个网友简简单单的一句嘲讽,破坏了我一整天的好心情。
夜里我回想着这段对话,越想越生气,就爬起来搜索了文科生智商这五个字。
让我没想到的是,原来那个网友并不是个例。在互联网上,还有无数人对文科生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文科生说白了就是智商低,只会死记硬背。”“我认识很多文科生,我感觉他们的智商都还挺堪忧的。”“如果学得明白理科,谁会去学毫无就业前景的文科啊?


——铺天盖地的偏见和恶意映入我的眼帘。
我完全没想到我引以为傲的文科知识,在很多人眼里压根不值一钱,是学不明白理科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其实当初我选择文科,并不是因为学不明白理科。虽然说起来像是在狡辩,但对我而言文科专业的诱惑力确实更大。


很多人笑话我,读文科专业,以后你能做什么呢?月薪几千的文员吗?
而在我考进大学以后,我发现身边人对文科专业的歧视,非但没有收敛的迹象,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当初我选文科,真的错了吗?
于是,我迷惘了。

02
我正式打破对自己选文科这件事的迷惘感,是在我上大二的那一年。


那时候我在社团认识了一个理科专业的学弟,他对文科专业的同学非常嗤之以鼻,经常发出一些瞧不起文科专业的言论来。


我和他聊过几次,他说出过很多打压我的话,比如学姐你是典型的文科生,除了死记硬背啥也不会等等。


和他交流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于是我疏远了这个学弟,社团上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都尽量不和他联系。


后来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跟一个和他同专业的学妹交谈,刚好聊起他这个人来。

我提到他说过的那些话,学妹表示很不屑:他哪有脸这么说文科生啊!他自己专业课成绩垫底,高数还挂科呢。


我大为震惊,因为我曾经以为敢这样瞧不起文科生的人,一定至少是班里的学霸。
恰好那段时间我在知乎看到了一个帖子,有个答主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人鼓吹文科无用论

“有些人在自己的领域里找不到存在感,于是只能通过歧视其他人的领域来找到一些优越感。真正的精英理科生从来不会看不起文科生,还会由衷地佩服文科生身上比自己强的地方。”


再回想我的那个学弟的所作所为,我豁然开朗,迷惘的心结也随之解开。
为什么要为了这些找存在感的声音而内耗呢?我做出的选择,从来就不应该被不相干的人指指点点。

03
现在的我,已经再也不是那个会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而轻易动摇的我了。
别人怀着恶意嘲笑我,我只会当作耳旁风付之一笑;别人怀着善意规劝我,我也会自行理性分析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其实不仅仅是选择文理分科,也不仅仅是选择专业,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情,用这样的心态就足以摆平。

比如有些长辈会觉得,催你结婚是为你好;比如有些爸妈会觉得,生孩子比找工作重要;比如有些朋友会觉得,你在干的工作一文不值。


所有人都会用自己的经验去规劝你,试图左右你行进的方向。而他们的经验,真的并不一定适用于你。
若是我们一直犹犹豫豫,畏惧别人不理解的目光,就很难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成绩。
就像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提到的,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不必深究为什么别人会这么想,也不必因为别人的质疑就怀疑自己的选择。对他们而言,我们最终怎么选,其实可能没有那么重要。


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主角,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更想走的分岔路。
喜欢文科,并接受文科专业的前景,那就大胆地选择文科专业;热爱某工作,并接受做这个工作的报酬,那就大胆地去应聘这样的工作。


希望每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勇气,不为自己的选择内耗。
共勉。

 




转载声明: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网站、公众号等内容仅用作样稿,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来源方对此有意见可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信扫一扫

投稿征稿更方便

返回顶部
普通需求

小量征稿 7天内

长期需求

批量征稿 15天起